建筑资料下载 | 房地产资料 | 建筑资料库二 建筑课堂 | 建筑考试 | 装修设计 | 注册 | 登录 | 会员中心 网站地图

首页

当前位置:牛气建筑网建筑课堂工程资料建筑规划中国古村古镇旅游品牌的打造与维护刍议» 正文

中国古村古镇旅游品牌的打造与维护刍议

[12-12 13:09:19]   来源:http://www.67jzw.com  建筑规划   阅读:8398

概要:一、我国现存古村古镇的特点 我国现存的古村古镇之所以被称为古村古镇,一般都是因为它们曾经在历史上一度辉煌,一度对当地文化造成了巨大影响,并且现存有成片成群的历史建筑存在,现在依然还有传承古村古镇历史文化信息的人群生活在这片环境里,古村古镇有历史,有发展,有继承,有延续,这是古村古镇的一般特点。除了上述古村古镇的一般特点外,我国现存古村古镇还有以下特点: 首先,我国现存的许多古村古镇失去了原有的繁荣景象,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居民迫切渴望改变生活命运。我国现存的古镇过去一般都处于交通要道,经济基础除传统的农业基础外,主要依靠商品生产、商品贸易、商品运输。随着现代交通事业的发展,公路、铁路代替了水路,汽车、火车、飞机代替了木船、马车和挑夫,原本的交通要道成为交通死角,原本的商品生产、贸易、运输灰飞烟灭,古镇留下的遗产成为居民赖以生活的空间。我国现存古村的形成,或因农耕,或因经商,或因读书做官,或耕商读兼而有之,耕、商、读世家是古村形成的重要原因。随着封建体制的解体,现代文明的发展,这些古村落失去了它们原有的经济基础,现存的古村落大多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发展落后,原有的村落建筑

中国古村古镇旅游品牌的打造与维护刍议,标签:建筑规划设计,建筑设计,http://www.67jzw.com

  一、我国现存古村古镇的特点

  我国现存的古村古镇之所以被称为古村古镇,一般都是因为它们曾经在历史上一度辉煌,一度对当地文化造成了巨大影响,并且现存有成片成群的历史建筑存在,现在依然还有传承古村古镇历史文化信息的人群生活在这片环境里,古村古镇有历史,有发展,有继承,有延续,这是古村古镇的一般特点。除了上述古村古镇的一般特点外,我国现存古村古镇还有以下特点:

  首先,我国现存的许多古村古镇失去了原有的繁荣景象,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居民迫切渴望改变生活命运。我国现存的古镇过去一般都处于交通要道,经济基础除传统的农业基础外,主要依靠商品生产、商品贸易、商品运输。随着现代交通事业的发展,公路、铁路代替了水路,汽车、火车、飞机代替了木船、马车和挑夫,原本的交通要道成为交通死角,原本的商品生产、贸易、运输灰飞烟灭,古镇留下的遗产成为居民赖以生活的空间。我国现存古村的形成,或因农耕,或因经商,或因读书做官,或耕商读兼而有之,耕、商、读世家是古村形成的重要原因。随着封建体制的解体,现代文明的发展,这些古村落失去了它们原有的经济基础,现存的古村落大多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发展落后,原有的村落建筑和布局依然是村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古村古镇居民既有骄傲的辉煌记忆,又有生活贫穷的无奈,又迫切渴望现代生活。

  其次,我国现存的古村古镇大多聚族而居;居民和居住空间依血脉相连,对历史建筑、历史遗存、文化传承有着共同的情结。古村古镇是两千多年来封建自给自足经济的产物,在历史建筑群内,封建的宗法制度、行会制度、乡党制度将居民相对稳定下来,他们一般同族同宗同乡同行业,他们分房分支分系分区居住,宗词、会馆、桥梁、庙宇、亭台、巷道、门楼、古井、戏院是他们的共享空间。古村古镇能得以长期完整保存,部分公共建筑能得以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保存下来,除了经济发展滞后因素外,古村古镇居民共同的文化情结和传统的封建组织基础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三,我国现存的古村古镇是地域历史文化的代表,对当地文化的影响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古村古镇的历史建筑群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当地劳动人民根据当时的地理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创造的结晶,汇萃了当地和周边的优秀文化,反映了当地人的居住观念、生活观念、伦理观念。古村古镇居民的生产生活习俗、娱乐和信仰往往传承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一些失传了的古老文化我们往往可以从他们身上找到。无论是建筑还是生活着的人群,这里折射出来的文化都将影响现在影响未来。

  第四,我国现存的古村古镇受传统堪舆术的影响,历史建筑群按传统风水学统一规划。周边的山山水水给予了很多象生象形佑护古村古镇的观念,因而大多生态完整,风景优美。与古村古镇建筑群浑然一体,具有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完整性。既可观光,又可度假,还可休闲。

  第五,我国现存的古村古镇,是一个历史发展的生活社区,建筑功能和形式既有时代的局限性,又有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延续性。古村古镇作为生活社区,其各时期建筑的功能和形式就是古村古镇人群生产生活娱乐信仰观念的反映,而各时期古村古镇人群的生产生活娱乐信仰又有一定的差异。因而通过古村古镇的遗存,我们既可看到古村古镇文化的时代差异、时代发展,还可看到各时代文化的继承。

  第六,部分古村古镇受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影响,具有独一的文化属性,旅游品牌价值极高。浙江兰溪市的诸葛村,居民自称是诸葛亮的后裔,整个村落按诸葛亮的“九宫八卦阵”布局,形同迷宫。福建漳浦的赵家城,居民自称是赵家王朝的后裔,整个村落仿效北宋东京的建筑布局,处处反映居民对赵宋王朝的留念。广西灵川的江头村,居民自称是北宋周敦颐的后裔,“爱莲文化”和“阴阳太极理学文化”贯穿于建筑群中。

  二、我国古村古镇保护和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古村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这个时期主要以江苏昆山周庄和安徽黟县西递村为主。周庄四面环水,依水成街,依河成镇,它是在封建社会完全依靠水路发展商品生产、贸易、运输的环境下迅速发展起来的古镇,是江南典型的水乡古镇。改革开放后,长江三角洲经济迅速发展,公路、铁路与周庄无缘,周庄陷入了发展的困境。正当这个时期,周庄镇文化站的同志向上级文化部门争取了4万元资金维修了沈厅并征购了后面的部分民居,并在周庄镇偷偷注册了一家旅游公司,以0.6元的价格卖出了第一张门票。八十年代后期,周庄镇本着“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三产办、文化站、街道投资开发了张厅、澄虚道院、迷楼等景区,景点效应逐步形成气候,门票收益也逐步显现。九十年代初,周庄镇打破各自为阵的格局,成立了旅游发展总公司和古镇保护基金会,兼并所有景点,统一管理,统一挂帐,积极争取国内外支持,筹措资金修桥铺路、疏浚河道、恢复景点、修缮名宅、改造危房、动迁居民。九十年代末期,周庄镇又开发了叶楚伧故居、塔圆、棋院,还开发了“万山蹄”、“阿婆茶”等。1999年,古镇海内外游客达125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总收人达3.2亿元。安徽西递村四面环山,南面一条峡谷,桃源洞是其唯一的通道。这里经济贫穷,生产力低下,是典型的“桃花园里人家”。据西递《胡氏宗潜》载,西递胡氏是唐昭宗李晔的后裔,明朝中期胡氏人口剧增,胡氏读书人开始挤入徽商,逐步成为当地的大富。清道光年间,胡氏24世祖胡贯三一人就经营了36家典当和20余家钱庄,资产折白银500余万两。现存的西递民居就是胡氏衣锦还乡后构建的楼群。1949年后,西递胡氏重新成为自食其力的生产集团。改革开放后,西递人巧妙地利用靠近黄山的优势,自发起来搞旅游。九十年代,西递人又成立了一家完全由西递村民组建的旅游公司。如今,西递村仅门票收人一项一年就有1000多万元。西递村的保护和开发完全是依靠村民自行开发、自行保护和自行管理的。九十年代,受周庄和西递村的影响,在长江三角洲、皖南地区、江西吉安地区形成了一个个古村古镇的保护和开发群。周庄、西递的成功保护和开发在全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很多省份都将古村古镇作为一种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旅游资源,全国出现了一股保护和开发古村古镇的热潮。2000年12月,皖南古村落西递和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将这股热潮推上了顶峰。目前,全国1271 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就有20多处古村落、农家大院和庄园。2003年,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又联合公布了22处古村古镇作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04年,山西、江西、四川、湖南等省相继公布了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还有很多的省份这项工作正在运作当中,古村古镇的品牌效应逐步显现。但是,全国古村古镇的保护和开发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一些地方盲目追求经济建设,缺乏保护和规划古村古镇历史建筑群和历史风貌的意识,造成建设性破坏。例如,一些地方搞旧城改造和“空心村治理”,拆毁大片古建筑营建广场、拓修马路、建造高楼,有的在江南水乡填河修路、填湖建房,有的在古村旁开山取石、改造山河等等。其次,有的地方旅游开发过度,使古村古镇失去了历史的原真性。例如:有的地方对古建筑进行不恰当的重新包装改造,使古建筑“旧貌换新颜”;有的地方搞仿古一条街,拆除了旧建筑,建了假古董;还有的地方为了旅游开发,大量迁出古村古镇居民,将古建筑开辟成旅游服务设施和娱乐设施,导致历史村镇失去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还有的地方毫不限制地接待游客,使文化遗产遭受人为的破坏。再次,有的地方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没有注意处理好古村古镇居民的切身利益,造成居民和投资商、居民和政府有关管理部门严重对立,使保护和开发在古村古镇难以进行,甚至有的古村古镇居民将极有观赏价值的建筑构件、匾牌和文物出售绐文物贩者。第四,有的地方重开发轻保护,将古村古镇中遗留的重要历史信息丧失;还有的地方保护和开发工作处于停顿状态,群众保护和开发的意识淡薄;古村古镇的自然和人为破坏严重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加强了对古村古镇的法制化管理力度。21世纪初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都将古村古镇列入了保护和规划的范畴,一些省份还召开人大常委会讨论和公布了有关的保护条例。最近,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正在修改和完善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条例中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对古村古镇编制保护规划,合理安排新老建筑,减少和避免古村古镇遭受自然和人为的破坏。

[1] [2] [3]  下一页


Tag:建筑规划建筑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工程资料 - 建筑规划

上一篇:园墙在中国古建中的价值

《中国古村古镇旅游品牌的打造与维护刍议》相关文章

会员评论


联系本站 | 免责声明 | 下载帮助 | 建筑资料下载 | 房地产资料 | 建筑资料库二 | 建筑课堂 | 建筑考试 | 装修设计 | 网站地图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牛气建筑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